看着武飞身后满当当一墙的竹简,这些都是每个月一次的开会记录。」
会议中通报渤地现在的药品,布匹,桐油,那是越攒越多。而现在还在屯田屯粮。
武飞叹了一口气:「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好了先不说这个,你觉得渤地的水土如何?」
李孝荣:「大人,渤郡在您的治理下,现在欣欣向荣。」
武飞看着他:「你有没有打算在渤郡的一个城中任职太守呢?」
李:「大人,您不会真的是——?」
武飞:「养寇自重对吧。」
李孝荣闭口不语,并且惊慌地看着帐外,武飞摆了摆手说道:「陛下的眼线今天不在。再者,就是告知陛下也无所谓」。
武飞盯着他说道:我养的不是寇,而是你们。我嘛——随时可以被一纸调令调走。而你们不一样。未来是陛下肱股之臣,现在治理好渤郡后,陛下需要外放重臣的时候,就会从尔等中挑。」
李孝荣浑浑噩噩离开在的其他同僚询问中,他咬了咬牙对同僚说到:」大人希望我们这些爻都子弟在渤郡和本地人同甘共苦一阵子。「
…武飞:战胜的荣耀我不会独享…
武飞和李孝荣详细解说了东市军的未来,从东市带出来的这一批士官们最终会成为一个派系。
既然会成为一个派系,那麽就要从派系角度考虑,一个派系不单单是有大量精干在军中,同样要有一批人在地方中,这样才能在接下来一切变局中,成为常青树。
武飞原话:「如果一股脑打完收工,那麽回去后,就会被拖着站队。而一旦站队站错了,所有功绩就一笔勾销,所以留下一些人蓄而不发,才是后手,我的确可以被一张诏书就撤走,但是整个东市军是我和你们一起攒下的,我不想看着心血,被权谋者稍微动一动手指头就划入淘汰组,最终一切荣耀和辉煌被雪藏。」
立春后最后一场雪化了。牛开始拉着犁了。
视角来到爻都。 37年春祭,戍帝在万众瞩目下主持。然而更加让百官感觉到诡异的是,周王没有在场。
要知道半年前,戍帝还乐呵呵地赞叹周王监国有方。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周王一系党羽入狱,不少对天上事敏感的世族,对此已经知晓储位可能有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