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鸡关内,关卡出入处进行了改革。新一轮入关的车夫们发现了新奇的事情,那就是看守大门的士兵们验货的方式变了。
在过去,车队要入关,士兵们是在城门口挨个挨个检查,时不时地吃拿卡要。
而现在,城门口的这些兵头们拿着一根根竹简,根据商户上报的货物,来找每个车的担保人进行核对。核对前士兵们用刀在竹简上刻痕,核对完毕后竹简沿着中间刻痕掰成两段。车队进城后,被执勤的官兵们分开,带到不同通道,按照商人手里的「邮简」(邮票意思)的货物种类进行报关!
通道通向不同瓮城区域,车队到达该区域后,则是由该区域的「关卡负责人」开始验货。
按照邮简分区后的关口上,每一个关口的查关人员其实都是术业有专攻。
例如一号关卡查的是盐巴里面有没有夹带「硫磺硝石」等违禁品,和盐打交道多了的查关人员自然能看出来猫腻。
而二号关卡上,「棉布」通道的验关人员,时间一长也清楚一车布,一车棉的分量,扫一眼车軲辘碾压沙子的力度,敲一敲马车,也能感觉棉布里面有没有混入硬货(铁器)。
至于三号关卡,「木料「「玉石」通道中,当两个玉石商贩面面相觑时,而那些专门查验此类货物有了一定经验军士们则是觉醒「猎人感知」,随后在一车杂木中把木头掏空藏的玉石就被验了出来。
这是过去货物混验时候不存在的情况,大部分城门关在查一两辆车子后,随着老板一两句「兵爷我们赶时间,能否行个方便?」这样的好话,和一袋子铜钱,守门官就会手微微一摆,通知拿起枪的手下放行,故有一个词「蒙混过关」。
而眼下雍鸡关改制后,当几个商户被查出来走私,连车带人都被扣后,商户们少有在这方面玩小聪明了。
因为现实让他们明白,藏货的成本开始大于报关的成本!
而那些验货的关卡人员们,也都不收钱,因为身穿一套类似夜行服整齐修身的制服,上面一个口袋都没有。而一旦查到过关瞒报,竹签送上去,当晚交班后,银钱奖励就会发放。
…穿越者的分割线…
宣冲并不了解「近代化」海关体系是什麽样子,但是来自现代社会,看过交警现场贴单与到大队去交罚款是两个程序,而会计和出纳也是两个流程。
宣冲:所谓现代化,就是将职能分开,分工细化,然后相互监督。
即知道制度是在应对什麽,是按照什麽样的目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