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众人的谈话之中,车辆很快就路过了颇为繁华的街市,但见街上门店小贩络绎不绝,大多数门店皆不似大明商铺。
\n
若在大明,无论大小,皆是开门迎客,琼州却是只设小门,门两边皆有展柜,以透明玻璃为壁。
\n
见到此状,于谦又给朱棣等人讲解了一番琼州发达的玻璃工业生产线。
\n
众人这才知道,合着玻璃也是琼州工业之母,当初琼州崛起,就是凭卖玻璃和各种手工品起家。
\n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信息,那就是在大明卖一块上百两银子的大块玻璃,在琼州却只需十分之一的价格。
\n
也就是说,只要能将本地的玻璃运到大明境内,那就跟捡钱没有多大区别。
\n
实际上当于谦讲述铁路造价之时,朱棣就知道他家老四这些年没少赚,可当他真正意识到其中利益之时,还是忍不住眉头紧皱道:
\n
“似琼州这般廉价之物,在两广之地可获利十倍,长此以往,我大明钱财岂不是要尽皆输入此地?”
\n
要知道,大明本来就缺银子和铜,所以从洪武一朝开始,就大力推行大明宝钞。
\n
先不管宝钞有没有用,起码能展缓市面上贵金属的稀缺,可琼州这么一干,他在朝廷回收宝钞可就是给琼州打工了,这让他属实有些难以接受。
\n
不过他一问话,于谦便摇了摇头:“贵人此言差矣,表面上看虽然如此,实际则不然。”
\n
“因我琼州所卖货物虽廉价,但也非寻常百姓能消费,故实际消费者都是达官贵人。”
\n
“贵人想必也知道,这些地主有的是钱,但大多吝啬,无论金银,无地储存便埋于地下。”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