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优化器收敛性不足导致训练后期震荡加剧”
\n
“损失函数曲线在验证集上过早出现平台期”
\n
“特征嵌入维度冗余显著影响实时推理效率”
\n
还有那些复杂的、带着各种折线、柱状、散点的图表,旁边标注着公式。
\n
每一个方块字她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它们就在她眼前跳起了集体舞。
\n
贺景越冰冷的要求如同丧钟在耳边回响。陆秋宜绝望地翻着这份报告,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像在她心脏上踩了一脚。
\n
冷汗浸透了衬衫的后背。她盯着报告,眼前开始发花。
\n
突然!
\n
她的目光死死钉在了报告的第37页底部和第38页顶部。
\n
第37页的最后一行文字只写了一半,句子都没结束,页码赫然是“37”。
\n
而第38页的开头,直接接上了另一个段落的内容,页码却是“38”。
\n
页码接不上,这显然不是原主的工作失误,而是项目组汇报时就少给了内容。
\n
再往下看,在一堆复杂的数据图表里,她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和谐。
\n
一个柱状图,y轴标注的是思考速率(%),但图里某个柱子的数据标签,赫然写着“+15.3k”!k?千?百分比和绝对数量混在一起了?
\n
“核心逻辑漏洞我找不到,但这种低级错误何尝不也是漏洞?”
\n
陆秋宜想起了自己作为00后在实习时面对甲方无理需求的经典操作:“糊弄学”精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