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张张晶体切片的检测数据,一条条性能优越的曲线图。
\n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暂定名为‘曙光三号’的实验炉,所生产的砷化镓单晶,在纯度、位错密度等关键指标上,均已达到或超过了我们现有进口材料的水平。”
\n
台下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和议论。
\n
“太了不起了!用国产设备做到这个程度……”
\n
“这个位错密度,简直不可思议!”
\n
提问环节,兄弟单位的问题都很实在,集中在温场控制和晶体旋转速度上。杜宇泽和沈青云配合着,有选择地回答了一些非核心的参数。
\n
轮到贝克时,他微笑着站起来,用一口流利的中文提问。
\n
“杜先生,沈教授,恭喜你们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我有一个问题,这种高品质的衬底材料,对于你们正在研制的雷达系统,具体会带来多大程度的信噪比提升?有具体的预期数值吗?”
\n
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n
所有人的表情都变得微妙。这是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它跳过了材料本身,直接刺向了最终的应用核心——雷达性能。
\n
沈青云作为一个纯粹的学者,几乎是本能地就要开口回答。他为这个项目付出了全部心血,太想分享这份成果了。
\n
“关于这一点,”杜宇泽抢在他前面开口,“我们材料部门只负责提供合格的原材料。至于它在具体装备上的表现,属于另一个课题组的研究范畴,相关数据我们并不掌握。这涉及到保密条例。”
\n
他把“保密条例”四个字咬得很清晰。
\n
贝克的脸上依旧挂着职业的微笑,他点点头,坐了下去,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