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杜宇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n
李国栋和庞清泉的绝望,像寒流一样包裹着他。他能理解。从任何一个正常的角度来看,周振华的这个要求,都不是机会,而是羞辱,是阳谋。
\n
让一架存在一级结构损伤的飞机上天,这在任何国家的航空条例里,都是绝对禁止的。
\n
但是……
\n
杜宇泽的大脑,却在以一种超乎常人的速度运转。
\n
他不是在想周振华的动机,也不是在感受那份绝望。他在分析一个可能性。一个疯狂的,绝无仅有的可能性。
\n
周振华最后那句话,指向了这架飞机。
\n
他说了“它”,而不是“歼5”。
\n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n
杜宇泽闭上了双眼。
\n
【系统,基于现有条件,目标:使目标机体(歼5,编号404)恢复飞行能力,并展现出超越原设计的作战潜力。约束条件:现有人员、厂内现有废弃或封存物资。请求生成最优解决方案。】
\n
【指令已接收。正在进行多维度可行性分析……】
\n
【结构强度、气动布局、动力系统、材料限制……分析完成。】
\n
【常规修复方案可行性:0%。政治风险评估:极高。】
\n
【启动“破局”逻辑。生成非常规魔改方案……方案已生成。】
\n
【项目代号:“空中李逵”精简版】
\n
一瞬间,庞大而清晰的数据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