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送了回去,没有把当时的银子收回来,还一家送了些礼物。
然后李家放出了风声,说太平盛世,祥瑞降临,他们家感恩戴德,一心行善,不可能用人命来殉葬,都是外头瞎传的,还说为了给李老太爷祈福,从今天开始,每个城门口都设一个路祭,但凡为老太爷祝祷百声,便送十斤炭;祝祷千声,便送十斤棉;祝祷万声,送一身棉衣。
这千声万声的,也没法真正数,这其实就是在做善事了。
周陆离道:“这李家大房的曾长孙,名叫李寻蹊,是个举人,二十一了,算是第四代中最出挑的人物,很有决断,这个法子是他提出来的,他们商量着,舍出至少一半家财做这事儿,很有壮士断腕的魄力……具体原因,就是关于身份猜测他们没对下头说,但无歧的人手帮着查了查,下头那些子孙虽然有怨言,但并没有很严重。”
换句话说,他们家中子孙有不成器的,但没有太坏的。
明熙帝点了点头。
盛明麟不由道:“算是很不错的人家了。”
也算是很幸运的人家了。
但凡他们敢蹦跶,就会成为下殉葬旨意时的反面人物,但这么一来,就算他们没真正舍出一半家财,只要帮到人了,这事儿,在他们这儿就算是过去了。
而且这个李寻蹊也算是在皇上心里挂了名,能下这样的决断,还有能力影响到家族,让他们舍出利益,那这个人入仕必是能臣,而这样齐心又知趣的家族,也还能兴旺几代。
于是到了晚上,盛明麟动笔,用“凤歌”的笔名,以路人的口吻,记叙了这段故事,算是投下了一个引子,为后续的旨意做铺垫。
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