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瓷片看起来毫不起眼,边缘残缺,釉色是沉闷的灰青色,混在一堆光鲜的瓷器里,像块被人丢弃的碎瓦。
可当我用指腹摩挲釉面时,那种细腻温润的触感,瞬间唤醒了我沉寂已久的记忆——那是宋代官窑特有的“酥油光”,是岁月沉淀出的温润。
我从口袋里摸出随身携带的强光手电,这是我以前做鉴宝直播时的老伙计,破产后干不了这一行,大部分相关的东西都卖了,却偏偏留着它。
手电光穿透瓷片,内部的冰裂纹路像蛛网般蔓延,纹路之间还藏着淡淡的“金丝铁线”。
“这件是真的。”我的声音有些发颤,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激动:“宋代官窑的青釉盘残片,虽然不完整,但光是这釉色和开片,就值不少钱。”
鬼爷站起身,接过瓷片对着光看了半天,又翻出放大镜反复端详,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好小子!果然没看错你!这堆破烂里混着的真东西,竟然是这么个不起眼的玩意儿!”
看着他欣喜的样子,我却没有他那么乐观。
“鬼爷,东西确实是真东西,但来源……”
其实,市场上流通的,大多是文玩,多是民间工艺品和文物高仿品,而文物的买卖流通,就要求其来源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多是祖传或者通过正规的拍卖行或文物商店购买,否则,一个不小心就要喜提银手镯的。
至于鬼爷的这批货……
“这个不归你管。”鬼爷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对着我比了比:“这里面是十万。”
我愣住,这远超我的预期——就算鉴定费再高,也不值这个数。
但是,这还不够。
“五十万。”
鬼爷一愣,转头看向我:“你说什么?”
“我说我要五十万。”
鬼爷捏着信封的手猛地收紧,十万块的厚度在他掌心显得格外单薄。
他抬眼时,眼底的笑意早没了踪影,刀疤在昏暗的光线下像条扭曲的蜈蚣:“程枫,你当我开慈善堂的?五个专家联合鉴定一件文物也就一万块,十万块买你看一眼东西,够给你脸了。”
我揣着手,指尖在断笔的刻字上反复摩挲,声音不高不低:“鬼爷是老江湖,该知道这行的规矩——眼力就是价码。您这批货,看着花哨,实则一半是高仿,另一半……”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墙角那几个没开封的木箱:“是能让您进去踩缝纫机的真东西吧?”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