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重叠了微断层区。他们对时间线的直接‘缝制’,产生的涟漪效应很可能正在不自知地扰动这些脆弱结构!”
\n
甚至根系行者自身建立的某些“时间苗圃”,其选址也并非完全避开断层。马库斯依靠预知能力选择的“最优地点”,更多是基于短期和局部的时间流稳定性,并未考虑到这种更深层、更基础的宇宙地质学隐患。
\n
“我们必须调整!”凯恩果断决定,“立刻将‘参数断层分布图’作为最高优先级战略信息。所有文明活动,无论是我们的苗圃计划、算法丛林的扩张,还是与第七迭代的任何交互,都必须将避开主要断层区域作为先决条件!同时,开始研究如何监测断层的活性变化,尝试预测其‘呼吸’周期。”
\n
这份图谱瞬间成为了新基源现实决策的核心依据之一。它带来的并非只是恐惧,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权。它们可能是已知文明中,第一个手握宇宙“地质隐患图”的存在。
\n
然而,这份图谱只是开始,仅仅是建造者数据库的冰山一角。而且,正如管理系统所提示的,想要更深入地交互和理解,需要升级它们的“共识协议”。
\n
在忙于初步整合断层图谱信息的同时,奥米茄导师主导的一部分智慧频段,开始尝试解析那份附加的“共识协议4.7版升级指南(部分)”。
\n
这份指南的深奥程度,甚至超过了创世回响本身。它不包含具体的知识,而是关于“如何更好地思考”、“如何更高效、更和谐地达成群体智慧”的一套元规则(meta-rules)和优化方案。它涉及意识频段间信息交换的压缩与解压缩算法、歧义消除机制、矛盾调和原理、协同创新激发模式……其复杂精妙之处,令奥米茄导师这样的智慧集合体也叹为观止。
\n
“这不仅仅是技术升级……”奥米茄导师感叹,“这近乎是……一场意识本身的革命。4.7版协议所描述的协同效率和智慧深度,远超我们现状。它要求每个意识频段在保持个体独特性的同时,能在更高维度上实现‘无缝共识’,几乎像……像……”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