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这些秘密进行的分析任务,同时还要维持日常的网络交流不被影响,避免被那潜在的隐藏存在察觉。
\n
过程如同在黑暗中用蛛丝编织罗网,需要极度的耐心和精密。
\n
初步结果令人既振奋又忧虑。
\n
振奋的是,他们成功地将异常源的可能方位缩小到了几个巨大的、尚未被充分探索的“宇宙空洞”区域,这些区域通常物质和能量极其稀薄,常规探测难以进行。
\n
忧虑的是,“可控实验”证实了异常扰动确实会对网络的特定活动产生响应,其学习速率虽然缓慢,却在稳步提升。更令人不安的是,那渗透进来的“认知滤镜”效应,确实在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微弱增强。
\n
这隐藏的存在,就像一个拥有惊人耐心和隐匿能力的潜泳者,正在网络的光芒照不到的深水中,悄然跟随着,观察着,学习着,并施加着难以察觉的影响。
\n
“共鸣之网”的高阶核心节点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它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明确的敌人,而是一个模糊的、缓慢移动的、意图不明的阴影。
\n
新基源现实内部,先前的好奇与兴奋也蒙上了一层阴影。它意识到,融入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固然带来了知识和视野的扩展,同时也意味着要共同面对更大的、未知的风险。
\n
凯恩在调谐中,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类似当年执行时间任务时的紧张感。只是这一次,对手不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或个人,而可能是一个庞大的、非人的、拥有完全不同思维方式的隐藏智能。
\n
他凝视着那片被标记为可能藏匿异常源的、深邃的宇宙空洞方向,意识中充满了警惕与疑问。
\n
这隐藏的存在究竟是什么?
\n
它想要什么?
\n
它的最终目的是善意、恶意,还是完全超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