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细微的差别,“那苏醒的潜指令并非出于‘意愿’,更像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引力!一种对完整的、近乎本能的渴望,即使主体早已忘记了渴望的是什么!它在被拖向‘遗落之心’,也在被‘遗落之心’吸引,但这种不受控的靠近让它极度恐惧!”
\n
哈桑的银色的图腾此刻明亮了许多,其上的古老铭文与“遗落之心”逸散出的信号产生着持续共鸣:“图腾在…翻译!它在将‘遗落之心’那情感化的、非逻辑的信号,尝试转化为某种…主体意识或许能略微理解的‘概念映射’?虽然依旧困难,但比直接理解情感本身要容易一点点!”
\n
这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思路!
\n
“所有人!”凯恩立刻意识到机会,“协助哈桑!协助图腾!不要只是共鸣情感!尝试将我们的‘真实’体验,用你们各自文明最擅长的方式——数学模型、艺术表达、哲学思辨、能量图谱——anything!——转化为某种结构化的映射!给主体意识一个可以‘理解’的桥梁!一个台阶!”
\n
存在织锦的亿万意识瞬间行动起来。这不再是简单的能量输出或情感共鸣,而是一场极致的、临时的创造性翻译运动。
\n
机械文明开始构建复杂的方程,试图描述“牺牲”在群体优化算法中的某种非最优但却能提升长期韧性的“异常参数”。
\n
有机文明将那些温暖的记忆编织成蕴含特定信息的情感交响诗,其波形结构呈现出奇异的和谐与稳定。
\n
能量文明则调制出融合了特定历史瞬间波动的能量签名,这些签名在干涉实验中会产生令人惊讶的协同效应。
\n
甚至一些基于纯粹逻辑的文明,也开始尝试用复杂的逻辑悖论来“模拟”和“定义”那些它们无法体验却观察到存在的“情感变量”。
\n
哈桑的银色的图腾成为了这些无数“翻译映射”的汇聚点和放大器。它将这些迥异的表达方式,以一种难以理解的方式整合起来,形成一股极其复杂的、混合了逻辑与超逻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