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时间视角看到了更远未来:重启确实可能,但成功率极低。更可能的是不完全重启,产生一个残缺的宇宙,或者多个混乱的宇宙。
\n
同时,他发现熵之祭司隐藏了另一个事实:重启需要“引导者”——一个文明牺牲自己引导能量。熵之祭司计划让人类担任这个角色,因为人类的时间视角独特适合。
\n
人类面临终极选择:拒绝角色,宇宙缓慢死亡;接受角色,可能重启宇宙但自身消亡,或者创造更糟结局。
\n
团队决定不选择既定选项,而是寻找新路径。利用星核网络,他们发起全宇宙范围的意识连接,不是为了决策,而是为了共享所有文明的记忆、成就、梦想——宇宙的“备份”。
\n
过程艰巨。许多文明不愿分享核心知识,有些甚至抵抗。但逐渐地,网络积累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密度。
\n
就在这时,熵之祭司发动了攻击。不是军事打击,而是时间攻击——试图将人类从时间线上抹除,强制接管重启过程。
\n
时间战中,凯恩发现了熵之祭司的弱点:他们如此专注于终极目标,以至于忽略了当下。他们的时间攻击强大但缺乏灵活性。
\n
藉此洞察,人类引导网络进行了惊人行动:不是抵抗时间攻击,而是接受它,但将其能量转化为“时间种子”——保存当前宇宙信息的量子包,理论上能在重启中幸存。
\n
熵之祭司震惊了。这不在他们任何预测中。时间攻击的能量被转化,反而加强了时间种子。
\n
利用这个机会,多元议会提出了妥协方案:不加速也不抵抗熵增,而是利用最后时间创造“宇宙记忆”——一个包含所有文明精华的信息实体,即使宇宙死亡,也可能被新宇宙“读取”。
\n
熵之祭司最初嘲笑这个想法,但逐渐看到其价值。这既不是盲目抵抗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有尊严的回应。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