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铀蓬网络这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开放部分意识连接,让收割者直接感受人类的思维。
\n
“太危险了。”沃森第一个反对。
\n
“但这是最直接的证明。”何雨柱的态度出乎意料地坚决。
\n
经过激烈讨论,他们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由小满、何雨柱和三名志愿者组成意识小组,与收割者进行有限度的意识交流。
\n
连接建立的那一刻,小满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冰冷。收割者的意识像精密运行的机械,每一个念头都井井有条,缺乏生命的温度。
\n
“为什么选择共生?”收割者的意识提问直接切入核心。
\n
何雨柱的意识回应平静而坚定:“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控制,而在于成长。”
\n
小满补充了火星基地的具体事例:如何通过铀蓬网络治愈了辐射病患儿,如何在荒漠中创造出宜居环境。她特别强调了每个决定都是人类自主做出的,铀蓬只是提供选择。
\n
交流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结束时,小满几乎虚脱,但她也感受到了收割者意识中的细微变化——那种绝对的确定性出现了裂痕。
\n
“他们要求参观实际社区。”技术员报告最新消息。
\n
一艘小型侦察舰脱离母舰,缓缓降落在火星基地外。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从舰船中走出的不是想象中的机械生物,而是与人类极其相似的形体。只是他们的眼神过于平静,动作过于精确,缺乏生命的随意性。
\n
小满亲自带队迎接。参观过程中,收割者代表对基地的每个细节都极为关注,特别是铀蓬与人类的互动方式。
\n
“你们不担心被替代吗?”收割者代表突然问道,声音没有任何起伏。
\n
一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