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政令难免遭遇阳奉阴违或处处掣肘。
\n
白玉京无法根除结党之弊,只能不断更迭掌权派系。
\n
进步党腐化,就罢免换掉,扶持新党。
\n
若新党重蹈覆辙,那就继续更换。
\n
“圣人放心,臣定当严嘱侯杰,谨慎行事,拿捏分寸!”
\n
首相躬身应诺,语气无比郑重。
\n
白玉京微微颔首,转而问道:“最近有国会议员上书,说赵应龙治理玛瑙斯有功,造福当地,市内居民联名请愿,想要让他免于死刑。
\n
你有什么看法?”
\n
首相略作沉吟,道:“臣听闻,赵应龙上任前,玛瑙斯是二十一行政区最贫瘠的地方。
\n
如今,已跃升为该区经济第六大城。”
\n
“哼!”
\n
白玉京冷哼一声,打断道:“莫非离了他赵应龙,凭借玛瑙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丰饶资源,便无法发展?
\n
偌大一个大汉帝国,难道只他一人是能臣、良臣,其余皆是酒囊饭袋不成?”
\n
闻听此言,首相立刻洞悉圣意,连忙改口道:“圣人明鉴,是臣愚钝!”
\n
“罢免这些提出请求的国会议员,并严查他们是不是收了谁的贿赂。”
\n
白玉京语气斩钉截铁。
\n
他从不认同这类的“功过相抵”。
\n
在他眼中,如果赵应龙为官清廉,做出的政绩自当获得封赏。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