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以让自己安心, 所以他们加入了苦修者的队伍,试图“做点实事”来为自己赎罪。
结果这个事儿渐渐的就往两个方向发展了。第一个方向, 就是有人把修与行区分了开来, 不注重传教, 只注重磨砺自己, 用折腾自己来向神表示虔诚——如今的亚伯拉罕圣徒,就是最典型的纯苦修士,除自身之外不关心任何人,仿佛百分百的黑巧克力,闻着很香,吃起来找不到半丝甜味。
第二个方向,则是彻底把苦修当做了赎罪的办法。要说这种方式也不能说全然是错的,至少要比跑去礼拜堂“忏悔”一下就获得神的宽恕要强多了。问题在于有人把这当成了另一种“忏悔”,甚至还把它搞成了洗脱罪名的方式,这就完全违背了苦修的初衷。
如今的苦修院,确实是不问来者为谁,一概接受的。按照他们的理论,无论从前你犯了多少罪,只要愿意以苦修赎罪,都能获得神的宽恕。毕竟教义里说了嘛:信祂的人,不被定罪。那么只要虔诚地皈依主的光辉之下——人家都肯来苦修折磨自己以表虔诚了——之前的罪当然都不算了,我们只看他进入苦修院之后的表现。
这种干法你倒也不好说他一无是处,因为毕竟也有真正洗心革面的。但苦修院根本无法辨别谁是真的悔过,谁又是装模作样啊。
他们的辨别方式,就是看谁积极苦修,积极劳动,以及在修为上有无进步。像索肯这种从大主教晋升为红衣主教的,那绝对是真正忏悔的虔诚者啊,要不然神怎么如此眷顾,还让他晋级呢?
结果,这就兜头挨了一个大耳光!
真没人知道索肯在长云领的时候干过什么事,大家都以为他是没能把长云领管好,以至于教区都丢了,所以才来苦修以做自我惩罚的,谁知道他居然是干了这种事呢?
而且,苦修院里的其他人,倒是真有犯下这种罪的,有人至今还在苦修,但也有人修行几年,就以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