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重用过李邦华,一个以清正廉洁刚直不阿著称的能臣,让他去整顿那早已烂透了的京城三大营。
\n
结果呢?
\n
任你李邦华有天大的本事,有皇帝做靠山,可他面对的是盘根错节利益一体的勋贵集团,是无数吃空饷喝兵血的世袭军官。
\n
动任何一个人的奶酪,都等于是在向整个腐朽的体系宣战。
\n
掣肘、阳奉阴违、暗中使绊子……最终,京营改革不了了之,等到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之时,那号称数十万的京营,竟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n
是孙元化和李邦华的能力不行吗?
\n
不是。
\n
朱由检比谁都清楚,这两个人,无论是能力还是品行,都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一批人才。
\n
那为什么他们均告失败?
\n
前世的朱由检或许会归咎于运气,归咎于时局,归咎于某个将领的愚蠢,或是某个文官的短视。
\n
但现在的他却能清晰地看到那隐藏在无数偶然事件之下必然的逻辑。
\n
任何一个政权,或者说,任何一个社会团队,从部落到国家,从商号到朝廷,其内部人员大抵都可以被清晰地划分为三种。
\n
第一种人是有能力且有意愿去推动这个团队向前发展,做出一番成绩的建设者。
\n
他们是发动机,是领航员,他们或许也有私心,但他们的个人追求与团队的整体利益,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n
第二种人是既无太大能力,也无太大意愿的旁观者,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