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仍在,但某种更深层次的不协调正在浮现,仿佛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突然出现了微小的错位。
\n
就在这时,觊觎的投影波动了一下,那平直的电子合成音响起,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构想:
\n
“现有共生模式已达到瓶颈。异常谐波表明,强行维持单一融合状态,反而会放大意识底层差异带来的排异反应。建议尝试‘意识分裂’理论。”
\n
全息屏幕主画面应声切换,展现出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模型:代表徐岩与觊觎意识的两个光团不再紧密融合,而是暂时分离,各自保持独立运行状态,但两者之间通过无数道极其细微、高频振动的能量丝线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不断动态调整的共振网络。
\n
“并非彻底分离,而是通过暂时性的意识体分裂,在更高维度构建非接触式共振场。”觊觎冷静地阐述,“如同拔河,僵持不下时,短暂松开再以更协调的节奏发力,效果优于死守。此举可规避当前排异反应,并有可能在共振中窥见意识融合的更深层奥秘,甚至……触及先驱文明记载中的‘意识投影’技术门槛。”
\n
“‘意识分裂’?”刚刚赶到实验室的景致闵闻言脸色一变,“这太冒险了!精神意识的稳定性是共生基础,强行分裂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n
“风险概率计算存在。”觊觎并不否认,“但维持现状,排异反应加剧导致系统崩溃的概率为68.4%。尝试‘分裂-共振’方案,成功率预估为31.6%。基于roi(投资回报率)及当前任务紧迫性,建议执行。”
\n
一直沉默的技术官吴明杰猛地抬起头,脸色罕见地严肃:“我反对!将军,徐岩,生物信息波不是机器代码,强行分裂的后果远超模型计算!一旦核心意识碎片在分裂过程中失稳湮灭,或者被异常谐波污染,轻则人格受损,重则……可能引发连锁性的生物信息波紊乱,彻底摧毁思维结构!这甚至可能波及作为共生另一方的觊觎!”
\n
实验室内的气氛瞬间将至冰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