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上午,陈福康便带人干了起来。
大队堆肥场。
陈福康找了几块空地,划成一个个小方块,松好土,做好排水沟。
每块空地上方,还搭了架子,盖上茅草蓬子。
陈安平不由点头。
果然是农民,干农活基本靠谱。
他忘了说要做排水沟,盖蓬子,村民们都想到了。
……
“陈大经理,你们这是干什么?”
有村民好奇问道。
陈福康也不隐瞒,笑呵呵道:“我们研究养殖蚯蚓!”
“你们养的鸡鸭、小猪,不能只吃潲吧?
没有精饲料,它们能长个吗?”
“安平说了,精饲料咱们没有,人都不够吃。
但是,咱们可以养蚯蚓,喂家禽家畜吃蚯蚓,长得又快又好!”
村民们大哗:“蚯蚓能养?”
“猪能吃蚯蚓?”
陈福康笑道:“怎么不能养?
淤堆下面的蚯蚓,又大又多,多得吓人!”
“至于猪吃不吃蚯蚓?
野猪不吃蚯蚓吗?
野猪连蛇、老鼠都吃。
猪跑出去,到处拱地,不吃蚯蚓吗?”
“书上说了,猪是杂食动物,蚯蚓是猪的最好蛋白质来源!
反正,蚯蚓煮熟了,猪就能吃!”
陈福康一概括。
因为什么是蛋白质,什么是营养,他也不懂。
村民们倒是信了。
啧啧称奇。
书上都说了,肯定是真的吧?
……
陈福康指挥着村民,按照陈安平的方法,给松好的土泼水,放下蚯蚓苗,在土上盖一层淤。
淤上继续盖一层土,放入蚯蚓苗,泼水!
一层层往上盖。
几个蚯蚓养殖堆,很快做好,并且做好标记。
区别在于,不同的养殖堆,泥土与淤的厚度不同,每天泼水量不同。
一个月后,检查蚯蚓的长势,选择最好的养殖方法。
……
“你们大队,这还挺科学的?”
几个勘测工程师,看着蚯蚓养殖研究,惊讶说道。
几个蚯蚓养殖棚,虽然很简陋。
但是研究方法很正确,很严谨。
陈安平笑道:“老百姓有智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