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力,而自然人社会被四大家族把持,实施严格的精英教育,只有贵族与少数平民才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基础科学研究止步不前。
克隆人虽然不被自然人和人工智能承认,但无疑是目前最具有科研能力的人群。
可克隆人也有自己的问题。
哪怕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更有天赋,他现在也更希望把精力放在帮助孟德尔攻克基因病上。小拉瓦锡虽然早已病逝,没能让他健康长大却一直是爱因斯坦的心病。更何况,基因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在每一个克隆人的头顶。
“基因病虽然多发于十岁以前,但任何年龄段的克隆人都可能发病。哪怕我们这一刻是健康的,下一刻也有可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爱因斯坦耸肩,“而且,克隆人虽然男多女少,但结为夫妻的不在少数,其中只有你的父母成功生育子女。其他无论是居里夫妇,还是孟德尔和米列娃,都从未避孕但也从未怀孕。”
“什么?”宋安安猝不及防,“孟德尔和米列娃?你是说他们——”
“当然了。”爱因斯坦坏笑,“他们都已经成年,当然可以享受成年人的乐趣,反正也不会怀孕,没有后顾之忧。不过我觉得,如果米列娃怀孕了,他们会兴奋得发狂。孟德尔曾说,只要攻克了基因病,他就能找到办法和米列娃生育出健康的后代,这是他刻苦研究的动力之一。想想看,一个拥有两个人基因的爱情结晶,既像爸爸又像妈妈,简直是天赐的礼物。”
听起来,爱因斯坦很向往孩子,但历史上的米列娃为他生了三个孩子,长女从未出现于人前,行踪成谜,爱因斯坦甚至从未见过这个女儿;长子与次子在父母离婚后跟随米列娃居住在苏黎世,而爱因斯坦却生活在柏林。次子爱德华一度对父亲充满了仰慕,但当他鼓起勇气给父亲写信的时候,爱因斯坦却因为疏忽没有回信,导致爱德华陷入长期的痛苦与对父亲的怨恨中,成为精神病的诱因。
从爱因斯坦以前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