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两个弟弟。
家里的口粮有限,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弟弟们先吃饱,他在旁边啃些硬邦邦的糟糠窝窝头。
有一年大旱,地里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家里断了粮。
实在饿的受不了的宋砚洲,偷偷跑去邻村的地里偷了个生红薯充饥,却差点被人打死。
阎红芝还怪他不先把红薯拿回来给弟弟妹妹吃,任他遍体鳞伤瘫在地上,半夜发高烧也无人理会。
但宋砚洲命硬还是挺了过来。
尽管吃不饱穿不暖还有干不完的活,但宋砚洲却对知识十分渴望。
村里有一所简陋的小学,他会趁着每天干完活的间隙,偷偷跑去学校教室外面趴在窗外听课,被阎红芝知道后拧着耳朵狠打,伤好了后又偷偷跑去听课。
学校陈老师被他的好学和执着打动,便主动提出只要他干完活就可以来找他学习。
宋砚洲就这样跟着陈老师学了几年。
就连“砚洲”这个名字也是陈老师帮他取的,“你该叫砚洲——砚池墨海,终成沧溟。“
9岁的狗蛋,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薛砚洲”,后来认回宋家,才改回“宋砚洲”。
宋砚洲14岁那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军队里一个团长下乡考察,看到宋砚洲正在使用自制的简易农具,干活效率大大提高。
团长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决定带他入伍。
起初阎红芝强烈反对,早几年她确实很想将宋砚洲赶走给家里省点口粮,但宋砚洲越长大,能为家里干的活就越多。
如果他离开了,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她哪里还能过上比别人舒服的日子?
但是当亲戚告诉她当兵每个月不但有工资发,还能领各种津贴,隔壁村有个当兵的,每个月都给家里汇钱寄东西。
阎红芝又蠢蠢欲动了,她要求宋砚洲将每个月工资全部给家里寄过来,这才肯放人。
宋砚洲入伍后表现很出色。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