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师承,再不济混个头衔也能在日后的修行中获得诸多益处,许多仙门确实会趁此机会来相看门徒。
\n
修行不易,除了像昆仑、九重山、玄门十三境这样的庞大势力,没有哪个宗门能随随便便拿出顶级的功法与法宝丹药,修真界真正有师承的其实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一出生有仙缘的,大部分散修都在尘埃中挣扎,只为了一点得道的可能。
\n
这样一想实在惭愧,因为我的先天条件不可谓不好,然我自己实在没用,多年来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诸多灵药与典籍。
\n
九重山在一众仙门中地位超然,不仅是因为天尊的存在,天尊在数年前开设道场,传道授业,九重山的藏书阁对所有弟子开放,即使只是一名杂役弟子也能翻阅登仙秘籍,天尊传道多年,积望甚重,每回传法都有许多人不远万里地前来瞻望,九重山之书从不束之以高阁,天尊自多年前就默许众生修行九重山之法。
\n
“天下之半,皆拜尊师。”缨真傲然道,“我九重山之法,可为天下先。”
\n
我们刚好错过了第一天的君子论道,但看了一场释家与法家的论辩,二者争辩之题是“情与义”,一个说“大义之行,天下为公”,一个说“若为义而弃情,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岂非舍本逐末乎”。
\n
我听得津津有味,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修士聚在一起,有互相讨论道法的也有切磋的,缨真拍了拍我的背,“如何?”
\n
我老实回答,“不发烫了,应该是司命不在附近。”
\n
缨真骂骂咧咧,“这老变态不安好心,送什么不好送个一靠近自己就发烫的长命锁,师尊竟然没有劈了他。”
\n
我没敢替司命说话,觉得自己要是说了可能会被缨真师姐一起骂。
\n
我还没有忘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然而这么多年过去让我回想起原著剧情实在是为难我,况且要是我找人找到同名同姓的那岂不是尴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