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但此时,狄仁杰接着说道:“此为其一,其二,在于漕运。
\n
“三门砥柱之险确为顽疾。可效法前隋‘转搬法’遗意,分段运输。
\n
“于洛阳、陕州、渭口三处设大型转运仓,江南漕船至洛阳卸货,改由更适河道的平底船或陆运过三门险段,抵陕州后再换船直抵长安。
\n
“此举虽增装卸之费,然可大幅减少覆溺之损,长远计更为稳妥,须责成漕运使及各段官吏明确职责,赏罚分明。”
\n
李贤表情微怔,稍稍点头。
\n
“其三,鼓励近畿屯垦,广开粮源开源之道,除仰赖东南漕粮,亦不可忽视近畿。
\n
“殿下可奏请圣上,鼓励关中无地或少地之民开垦荒地,尤其渭水两岸淤田,官府可暂免赋税或贷给种子农具,同时,严查豪强兼并,确保小民生计,使其有余粮可售于市。
\n
“其四,节流之策,在于严控官府靡费,非必要不额外征调民夫口粮……”
\n
“其五……”
\n
狄仁杰慢条斯理的说,但李贤已经彻底愣住。
\n
这个问题,李贤曾是太子的时候就请教过父皇,父皇当时所回答的,与狄仁杰现在所回答的几乎无异。
\n
甚至,狄仁杰说的还要更详细一些!
\n
而且,相比于父皇有些过于理想化的答复,狄仁杰提到的所有计策都是中正平和,四平八稳,可以说只要老老实实的执行下去,哪怕不能根治问题,也绝对能大大缓解问题。
\n
实在是……彩!
\n
当下,李贤对这个清矍长须的老者心里也有了几分敬意,又拱手问道:“连年天灾***,雍州境内流民渐增,多聚于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