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禀告大银台,今日又有几名官员来问,他们今天送来的奏疏,能不能今天递上去?」
杨思忠冷着脸说道:
「告诉他们,递送奏疏乃是通政邮递司内部事务,他们如果想要知道,就申请调来通政司吧。」
徐叔礼情商再低,也知道惹了通政使不快了,他连忙记下杨思忠的话,告退向屋外走去。
临走的时候,还被门槛绊了一下,差点直接趴在地上。
杨思忠看到这个属下笨拙的样子,更是一阵无语。
是不是该向吏部要人,充实一下通政司?
这一届通政司,真是自己带的最差的一届!
杨思忠在内心抱怨完,又开始查看奏疏。
通政使能够决定递送奏疏的顺序,什麽时候送,怎麽送,都是大有讲究。
除非进入重臣行列,这类奏疏都是会被内阁和司礼监单独抽出来的,普通官员的奏疏能不能送到皇帝御案之上,全看通政司的安排。
甚至有时候通政司还能制造舆论。
比如将讨论同样事情的奏疏放在一起,集中送上去,就会造成集中上书的感觉,形成朝中达成共识的假象。
也可以将各种同一件事不同的观点的奏疏送上去,这样就会制造出朝廷分歧很大的假象。
杨思忠很快就翻到了苏泽的奏疏。
原来是为了京师治安的奏疏。
杨思忠将苏泽的奏疏单独拿出来,他的奏疏和重臣上奏一样,是需要特别对待的。
等所有奏疏跳出来,杨思忠又喊来徐叔礼,拿来腰牌向宫内走去。
——
和系统所预测的一样,这份打击京师治安的奏疏,在内阁没有遇到阻力。
京师治安的重要性,阁老们自然清楚。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苏泽竟然能否定自己改革巡捕营的功劳,自己主动提出要加强京师治安。
要知道苏泽大可以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大唱京师治安好转的赞歌,将功劳安在自己头上。
这些日子刑部和顺天府就是这麽做的,他们拿出重罪犯罪下降的结果上报皇帝,还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隆庆皇帝刚看到苏泽奏疏的时候,自然是勃然大怒,将苏泽奏疏誊抄送给有司详查。
也和系统预测的那样,这份奏疏上了之后,苏泽就遭到了顺天府丶刑部丶都察院的狙击。
他们攻击苏泽是危言耸听,京师治安是在蒸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