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了苏泽脸上。
「苏子霖,你以为如何?」
众人目光都落在了苏泽身上,张居正也投来一丝期许的目光。
苏泽一直都是朝堂中的「理智派」,他都会从大明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而不是被朝堂风气裹挟影响。
苏泽面对众大臣的目光,说道:
「李阁老,诸位阁老,各位大人,下官以为,倭首岛津氏谋刺陛下,其罪当诛,我大明岂能允许此等逆贼朝贡?那不是寒了各藩属国之心?」
「外交无小事,不可因利而忘义,特别是对待藩属国的事情,可不能因小失大。」
听到苏泽这麽说,张守直也低下头。
李春芳也说道:「诸君之议,本辅已闻。兵事以威,户部言利,自有其道。」
「然则治国如治水,当循道而行,无为而治其本。」
「高屋建瓴,立政施设,首重其『正』!吾等为天朝枢臣,掌天下纲维,若见利忘义,轻重倒置,恐失四方来附之心。」
「此『正』,乃义理之正,法度之正,天道之正。高居此『正』,方能无为而驭万方。」
苏泽听完李春芳的发言,都快要鼓掌了。
李阁老果然一出手就能订立乾纲。
这段话其实也是苏泽心中所想的。
大国外交,讲究的就是一个正义性。
小国可以因利忘义,可以左右摇摆,这是因为小国本身就是仰仗大国鼻息的,很多事务他们表态不表态,其实都没有什麽影响。
杰出的小国政客,就是要能在几个鸡蛋尖上跳舞,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从大国手里掏出一点利益来,就足以让自己的国民过上好日了。
但是大国不行。
大国外交政策最重要的就是连续性。
任何大国,都会引起周围小国的警惕和恐惧,这种猜疑几乎是无解的。
大明周围的小国,哪个不恐惧大明掏出「自古以来」,将他们直接吞了?
这其中自然也有甘当大明的狗的,可也有很多不愿意的。
面对一个实力强大的对手,大国政策的稳定性,就是一条准则,一根缰绳,是维持秩序的根基。
一个反覆无常的大国,会让它的属国都充满不安感,这其实是非常不利于朝贡体系稳定的。
而对于小国来说,最能让他们安心的,就是确定宗主国会遵守它所宣传的这套秩序。
无论怎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