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时,江晨十分沉得住气。
\n
独立纵队所有人躲在猫眼洞里,没有江晨的命令,谁也不许冒头。
\n
对于小鬼子的套路,江晨太熟悉了。
\n
小鬼子基于其装备优势(火力、机动性)和对八路军“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特点的应对,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战术流程,
\n
核心是通过火力压制、兵力包抄和逐步推进来摧毁八路军防御,具体可分为几个步骤。
\n
第一,侦察渗透。
\n
日军会先派遣骑兵、便衣特务或侦察机,侦察八路军阵地的兵力部署、火力点(如机枪巢、迫击炮位)、防御工事(战壕、掩体、交通壕)及后方补给线。
\n
若发现八路军主力或重要目标,会标记坐标,为后续火力打击提供依据。
\n
比如,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日军常利用汉奸搜集情报,甚至派小股部队夜间抵近阵地,用掷弹筒试探八路军火力反应。
\n
第二,火力覆盖。
\n
进攻前,日军会集中炮兵(山炮、野炮)、迫击炮、掷弹筒及重机枪,对八路军阵地进行持续炮击或扫射,目的是摧毁表面工事、压制八路军火力,并制造心理震慑。
\n
一般来说,小鬼子先轰击阵地前沿的战壕、掩体,再延伸至后方的指挥点、预备队集结地。
\n
其特点是初期火力密集,试图在短时间内瘫痪八路军防御体系。
\n
紧接着,梯次冲锋,正面压制。
\n
日军步兵以“小队(排)”为单位,成散兵线展开,在火力掩护下向八路军阵地推进。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