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脑子活,又肯下力气,不是个池中物。
\n
这次征兵,与其让村里那些懒汉、二流子去混名额。
\n
不如给赵锋一个机会,也算是还了村里欠他的人情。
\n
……
\n
次日,天还蒙蒙亮。
\n
赵锋穿上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干净麻衣,锁好(其实也没什么可锁的)家门,来到了村西头的亭长赵凯家门口。
\n
院子里已经稀稀拉拉站了十几个年轻人,大多是熟面孔。
\n
他们神情各异,有的兴奋,有的忐忑,有的则是一脸麻木。
\n
这些人,无一例外。
\n
都是家里的老二、老三,甚至老四。
\n
在“多子多福”却也“多子多灾”的年代,他们是家里最先被放弃的那一批。
\n
唯有赵锋,形单影只,是这群人里唯一的“单传”。
\n
村长赵德把人送到,跟亭长赵凯交接了几句,便又拎着他的酒葫芦,晃晃悠悠地走了。
\n
临走前还冲赵锋挤了挤眼,像是在说“小子,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n
亭长赵凯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面容严肃。
\n
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吏服,比村长赵德看着体面多了。
\n
他清点完人数,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沉声道:“都听好了!此次征兵,是响应城中陈将军的号召!当今朝廷暴虐,民不聊生,陈将军举义旗,是为替天行道,解万民于水火!”
\n
他顿了顿,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