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德莱顿和县政府派来的调查员相谈甚欢。
戈康镇与几个小型社区及村落平级,再往上是县政府,县政府之上还有州政府,通常来说,除非涉及重大联邦法律问题,县政府很少会与中央高层官员进行直接交涉,这种罕见的状况让调查员压力山大,聊天期间一直在旁敲侧击:
你们搞完戈康镇会不会继续搞我们啊?县政府需要被审查吗?大佬能不能给个准话?
德莱顿用三言两语打发过去,就是不给明确保证,让县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加大示好力度——换句话说就是提高工作效率。
“高度机密”属于万能托辞,地方官员对案件的详细情况只知大概,执法人员需要配合工作、但不能干涉;就连安全局内部也只有“绝对必要”的人才能获知行动的具体内容,这是传说中的“need-t-knw”原则,即不同部门之间的情报是相互隔离的,至于谁才是绝对必要的人……嗯,目前就两个,一是李维,二是德莱顿,恶灵埃里克不算人。
中间他们还谈了谈布里奇斯警长贪污的问题。
这也是桩“旧事”了:德莱顿在机缘巧合下回到2013年,为了15岁的李维能在戈康镇稳定生活两年而使用虚假身份和当地警局谈成了一笔交易,其中涉及到某些无法写在纸面上的金钱与权力保障,德莱顿只是给出了暗示,但他对制度的了解和对人性的把控堪称降维打击,让本就德行有亏的布里奇斯警长以为他得到了上层的保护、能够“安全”地套取公款而不必受到惩罚。
后来李维顺利离开戈康镇,迎来新生活,十多年后,布里奇斯警长和他的几个腐败同僚在捞钱这件事上越来越肆无忌惮、心安理得,最终留下了确凿的违法证据,这两件事从明面上看和德莱顿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存在被指控钓鱼执法的风险,如今命人整理布里奇斯警长贪污的罪证时,还能感慨一句:
“我第一次见到敢于正大光明地和国税局对着干的罪犯,谁给他的勇气?”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