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学校了,赵瑞珍表示理解。
小雷追上来,激动地问:“杜姐姐,你还记得我吗?”
得到杜蘅的肯定后,红扑扑一张脸,不知说什么好,提议给杜蘅带路,话没说完给亲妈一把拖住。
小雷到底没跟成。
从火车站到地铁,再下地铁出站。
直到看见一群半大的孩子在胡同里打羽毛球,杜蘅突然觉得自己走不动了,双腿意外沉重。
自行车修理部边上在剥豆的妇女们在议论,听说谁谁家的老太爷恢复名誉,打新疆回来了,每个月给五十元整养老金。
妇女们说得热火朝天,没有留意面前走过的杜蘅。
高考恢复后,来补课的学生多起来,还有不少十来岁的孩子。
父母拼命省口粮,用攒下的不多的钱送孩子到两位老嬢嬢这里,多读书,多认字,别跟他们一样大字不识,只能在纺织厂,煤厂,百货商店里出力气,卖血汗。
受过冻,菜要返青。
熬过冬,春花要开好。
院门大大敞着,是两位老嬢嬢欢迎学生的态度。竹竿架子上晒着满满一排干年糕、梅菜干、还有半只风鸭、一串漂亮的腊肉。
每天有叁班学生,多的时候是四班。
家长交的学费变成好伙食,又回到学生的肚子里。
做嬢嬢的学生是幸福的,老妇人慈爱,不吝鼓励,再缺乏自信的人都能在这里收获一份老祖母对儿孙的宠爱。在老祖母眼里,你身上的长处多得很呢。
阳光灿烂,嬢嬢一头白发银光闪烁,眼角挂着慈爱的褶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