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赵家大宅建了起来,郭尚文开始涉足別的產业,有了现钱就购买地契、田產,开办饭庄、酒肆。
七年前,郭尚文开始担任肃县县令,赵家但凡赚钱的產业,他都会索要三到五成的份子。
当然,作为回报,郭尚文也会倾斜一些“政策”,甚至是为了让赵大成扩建草场、马场而让县衙通过“合法”的手段霸占百姓田產,然后再低价卖给赵大成。
按照郭尚文的想法,他和赵大成可以说是一条船上的人,官商勾结都是往轻了说,而且他这县令还占著主动权,通过帐目等物隨意拿捏赵大成。
昨日下午回来后,郭尚文就想著威胁一番赵家,让管事將歷年来的帐本翻出来,標记出赵大成“非法”收入的帐目。
这不细查还好,一仔细查,帐房傻眼了,郭尚文也懵了。
冷不丁一看,帐目上关於赵家的“上供”极为明確,可多次查验后,发现这些数字和赵大成应上缴的税银完全一致,分文不差。
这就是说,哪怕將这些帐目公开,赵大成完全可以说是“交税”了,但是直接交给了县老爷郭尚文,郭尚文私自將这些“税银”给截留了。
至於郭尚文占的赵家產业份子,也是有跡可循,如果將这些份子所得的钱財公布,赵大成屁事没有,反倒是郭家这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投钱”了,和明抢没区別,赵大成反而成受害者了。
最重要的是,郭尚文倒卖过官粮,让赵大成私自发卖。
赵大成的確卖了,但是卖给谁不知道,也没人在意,帐房等人也是无意中发现了几件“巧合”的事。
但凡赵大成將“官粮”卖了后,上缴税银要比平日多出不少,除此之外,三个月內,定会以賑灾或是救济为名,捐出大量米麵交於县府发放百姓。
一次是巧合,十余年来怎么可能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