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要反省治世之道,反省平衡农商地位这样的问题,那也得先统一天下,方能图谋发展。
大一统,与四方割据,所能调度的人力物力,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所以现在,当这一批批由富商豪侠送来的军粮,注入洛阳的军粮府库当中的时候,他征讨董卓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就补齐了。
“文若,不必等到秋收了。出兵讨董,就在眼前。”
荀彧很难形容,听到陛下的这一番话时,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站在他面前的陛下,成长得太快了。
如果说,他刚来洛阳的时候,还一度为朝廷的野蛮重建而常觉有些无奈,现在他见到的,就已是一位心存大爱,善于反省,却又坚决果毅的皇帝统领,以及在他统治下,欣欣向荣的朝廷!
而这句宣之于口的决断,也正是仁懦之君与仁君的区别。
大汉何其有幸呐……
荀彧俯首作揖:“既是如此,臣冒昧猜测,陛下也不会觉得,有一件事是徒耗财力人力的无用之举?臣是说,点将阅兵。”
“为何会耗费财力?”刘秉有些奇怪地问道,“先帝曾于平乐观高台阅兵,这发兵之前的誓师校阅就放在此地,借用当年的场地又有何不可?洛阳已自战火中复苏,这平乐观中的晦气也已尽数除去,何必再另寻他处筑建高台呢?”
那是昔日汉明帝建的送征高台,并非汉灵帝所独有。
刘秉道:“传令下去,各方士卒整顿兵马,于三日后辰时,齐聚平乐观,扬我君威士气!”
……
当三日后的晨光投照于洛阳城西平乐观中的时候,荀彧抬眼望向前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