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四处。冀青交界之地,有黄巾盘踞,仍未向朝廷宣告效忠。”
“……司隶校尉已赶赴此地了。”袁术恍惚答道。
有张燕这位同样黄巾出身的将领从中说和,有杜长此人摆出自己在河东的亲身体会作为佐证,要说服他们来投,或许会有麻烦,但不是真正的难事。
“荆州,州牧兵马与宗贼交战。”
袁术咬了咬牙:“我知道孙文台的本事,现在还未正式向洛阳传递捷报,不是他打不过,只是在等待时机。”
这话自袁术的嘴里说出来,颇有几分不情不愿的意思。但他一抬眼,就对上了贾诩的目光,那其中仿佛在说“原来你还不算笨”,又让他吞回了这份不甘。
贾诩指了指地下,“再,就是此地。”
袁术随之低下了脑袋:“陛下在此,也提出了长久维系安定之策,不必多说。”
“然后就是关中了。”贾诩语气从容,“但正如你先前所答,前面的三处战场虽然拖住了陛下的脚步,但都只需要时间而已,董卓位居关中,已是作茧自缚,迟早要被朝廷的兵马侵吞,要将其攻破,至多只在一二年之间。”
“一旦陛下打入关中,剿灭董贼,这天下正统之名,再无任何东西可以撼动,当向北收复幽州,向南收回益州,重启西域都护,令乌桓匈奴山越蛮夷前来朝见。还需要如今日一般,各方布设将领,多路开战吗?”
扩张是很耗费财力的事情。昔年汉武帝北击匈奴,打出了汉廷的声威,立住了华夏的脊梁,却也让天下经济窘迫。以贾诩自陛下的脾性中推断,在让天下从两个朝廷恢复到一个后,陛下不会让战事持续太久,必定要先图谋民生。
这样一来,如袁术这样算不得好将领的人,还能当这校尉吗?
袁术也意识到了贾诩话中的意思,顿时后背一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