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被吹散在了春风之中。
“洛阳的情况如何了?”
刘秉的忽然出声,打断了身后曹昂的沉思。
他猛地抄起衣袖,抹了抹眼下,开口答道:“月前,我父……曹校尉与徐荣交战数次,各有伤亡,可惜没能夺回函谷关。但自守关士卒表现,董卓似有弃函谷关,缩短粮道的打算。”
“曹孟德的判断?”
“是!”曹昂回答得笃定。
刘秉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董卓身在长安,距离洛阳八百里,若要供应函谷关守军的军粮,便需将关中储备的粮草,经由崤函道送至函谷关,沿途数百里的损耗极为惊人。就算是从华阴、弘农等地出发,抵达函谷关,依然距离不短。
若是刘秉为收拾洛阳的残局忙得周转不开,或许徐荣还没这样处境艰难。
偏偏他手下人才济济,既能分出一路攻占荆州,又能有曹操补上了西面的防线,屡次袭扰函谷关,绝不让徐荣有喘息的机会。
董卓要养着那一干朝臣,还有一众胃口不小的西凉军,除非天降横财,否则如何能让粮草源源不断地从关中流向函谷关?
向后收缩阵线,将关卡放在华阴等地,或许才是更明智的决定。
但要说董卓会在荆州落败,函谷关撤兵后就偃旗息鼓?刘秉又直觉不信!
一个曾经进驻洛阳,距离权倾天下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怎么会轻易地认输呢?
更何况,今日的局面下,洛阳与长安各有一个皇帝!谁退了,谁就是将指挥其余各州的权力拱手让人!
刘秉喃喃:“如今河东河内的局势日趋稳定,或许我也该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