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张燕刚要开口,就听刘秉从容补了一句:“这话不是说给你听的,是在说王匡。”
……
那“河内太守”王匡自重回河内郡地界时,便盘算起了两件事。
一件,是要巩固自己在河内的地位。
他的这个太守位置,来自于董卓向士人的妥协,来自于皇帝的诏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名正言顺的。但他的前任上司毕竟是何进,而何进的外甥还被董卓废掉了皇帝的位置。他非但没有直接了当地表达出对董卓的兴师问罪,反而接下了董卓提议的封官,就很不妥。
大大不妥!
毕竟,士人气节重于性命,也是一个评判名士的标准。
但他既已接了这官职,就只能接着干下去。
要说如何立威,他照本宣科地找到了一个标杆。
曹操嘛!
这老熟人做洛阳北部尉的时候,一到任上,就造出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边上,谁若犯法,就用棒来打,连十常侍的亲戚都没逃过去。别管他后来是不是因此开罪人,被调任降职了,就说他这举动过后,士人阶层里是不是对他少了几声“阉竖之后”的称呼,夸他曹操有几分气节?
他也跟着学!
他已吩咐了手下人,一到前方的县城,就潜伏在人群当中,只要发现有人犯罪,就把他们抓进牢房,严加惩戒。但他又觉做事不可做绝,不如再加一条,这些人也可以拿出钱财或者物资抵罪,来充实他的军备。(1)
谁让这河内地界上,让人头疼的,不止立威一件事。
他在到任之前就已听说了,黑山贼还驻扎在河内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