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延绥,军心千疮百孔,俞翀霄根本不敢带兵出镇。
崇祯这会儿已经不像几个月前,对陕西的情况两眼一抹黑了。
他对元帅府的动向,掌握的还挺多。
因为朝中首辅温体仁。
这个跟温体仁跟崇祯,是绝配。
都是明哲保身的自私鬼,崇祯是甩锅王,温体仁就是不粘锅。
这家伙是万历二十六年的二甲进士,那年才二十四岁,天才。
这个天才不参与党争,感觉局势混乱,就想办法到南京当官。
他不求财、不图利、不结党,以兢兢业业的廉政典范姿态,一干就是三十年。
温体仁非常有能力,两袖清风,长于刑名钱粮,对那些让其他阁臣皱眉的杂乱数据,其一目了然,极为机敏练达。
但是跟崇祯一样。
温体仁也是遇到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低头不吭声。
一到要解决人的时候,就两眼冒光。
他跟崇祯,属于以人为镜,看见世上另一个我,君臣相知如自知,天造地设的忘年交。
温体仁知道崇祯对陕西的事感兴趣,就找了个当太常少卿的小兄弟,薛国观。
薛国观是韩城人,就是左懋第做知县的那个韩城。
眼下整个陕西,惟一个没有既没有投降元帅府、也没有跟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