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目前看来意义重大,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它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村级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甚至对于解决农村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实现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都有很大作用!”
看到尹昭河点了点头,赵夏莲继续说道:“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拿到了流转费,与此同时还可在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的土地上参加劳动,又能额外拿到一笔劳务费,这不是增加了收入吗?而村集体在将土地流转出去,拿到流转费,流转费分给农民后,中间有部分差价掌握在村党支部手中,村党支部便可拿着这笔钱办成许多农村公益事业,群众由此对村党支部更加信任更加拥护,这不是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增强了吗?”
“那么解决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实现农村的稳定和谐发展又是什么意思?”尹昭河点了点头,面带赞许的望着赵夏莲问道。
赵夏莲说道:“这个话题探讨起来可就复杂了,而且也很带有隐秘性:譬如过去某些村组干部或者家族势力大的,往往在土地承包过程中私下里多占耕地,结果群众意见很大,酿成很多矛盾;还有一些村民因为地块相连,地界年代久远弄不清楚,便你说我多占了你的耕地,我说你多占了我的耕地,由此又引发了多少冲突事件。在农村,上述现象可谓数不胜数,极其普遍。现在通过流转,全部统一整理成为大方田,不是再也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吗?还有,以前一到麦秋二季,乡村干部便要为了秸秆禁烧而忙碌奔波;现在土地由新型经营主体承包了,秸秆自然统一处理,不是连秸秆禁烧的问题也解决了吗?”
尹昭河站起身来,踱步说道:“赵夏莲同志,看来对于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你是做了一定的深层次的思考的,但太限于微观方面,现在我需要从宏观方面为你做些补充!”
赵夏莲打开纸笔,目不转睛的望着尹昭河。
尹昭河说道:“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四十年前的土地制度相比,确实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向现代化强国转变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保证了‘耕者有其田’,但是这种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制约和阻碍了科技、资本、农机的大规模进入,结果粮食产量偏低,粮食生产能力弱化,进而造成了农业竞争力低下,农业生产成本显著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美国生产的粮食运到中国,成本连同运费叠加起来还比中国的粮食价格低出许多,为什么?因为美国农业实行的是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集约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