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书籍,并欢迎有时间再来考察调研。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土地‘三权分置’、一二三产融合,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党中央结合农村实际做出的英明决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它们带给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给农业蓬勃旺盛的发展,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好处……”赵夏莲侃侃道。
同学们再次齐声欢呼:“赵夏莲我们支持你!”
听着仲景坡上下震响的热烈的掌声,赵夏莲忽然变得泪光闪闪了;原本就此打住的她顿了一下,再次侃侃而的说道:
“各位同学,各位挚友,我们脚下的仲景村,便是‘医圣’张仲景的衣冠冢。将近两千年前,一代名医张仲景就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他的衣冠又在这里安卧长眠。少年时代的张仲景便苦读医书医籍,并立下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远大志向;成年后,张仲景又游历四方,施展神医妙手,为无以其数的病人解除了痛苦。……还有,据禾襄市志记载,我们刚才路过的酒黍种植基地,曾经是一代良相包拯的县治衙门。大家都知道,包拯一生光明磊落疾恶如仇,敢于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大家应该记得,高三时候语文老师曾经教过我们这样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知道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泥沙俱下的时代,再说这样的话就会被人嘲笑,就会被人视为傻子;我也知道可能会有人说你是共产党员,又在党委政府部门工作,故意在这里唱高调说大话;但我更知道,我们在座的六十余位同学朋友中,有二十二位从政,有二十四位执教,各自担负着庄严而又神圣的职责。因此在这里,我愿以这句格,以张仲景和包拯的故事与大家共勉!……”
沉默,许久的沉默。
忽然,仲景坡上下爆发起了震耳欲聋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仲景村的历史上,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别开生面的午间会餐:六十位同学从“天凤”宾馆门前一直延续到了蓬勃生长的酒黍地头,黑压压的坐了一大片,而盛放酒菜的杯盘碗碟也就摆放在面前的草间地上;菜肴虽然简约,但却并不简单,都是产自乡间的原汁原味的青菜、瓜果与豆椒之类,自然也没有落下“天凤宾馆”新近推出的“土锅柴鸡”和“傻瓜笨蛋”,一样一样由若凤、碧桃和若桐、小王、小牛指挥宾馆的服务人员源源不断的用托盘送来;酒则是“香雪”雕冰黄酒,自然由李进前亲自从禾襄市区捎带回来了。
这场午间会餐吸引得李大牛、二哈、猴跳三、麻叶婶、麦叶奶甚至瞎子祖爷等近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