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味儿啊香躲在老柳树后头的孟欣闻到都忍不住口舌生津。
更别说平日整日之能啃窝窝头的宋听澜了,下乡的知青到村里来,河溪村是不管饭的,大队每天给寄工分,知青按月从大队领钱加上各家父母给的补贴,这就是知青在乡下的生活费来源。
宋听澜跟家里闹翻,又跟温悦有了嫌隙,孟欣趁虚而入,她刚开始来河溪村那会儿,手里拎着皮箱,脚踩时髦的细高跟皮鞋,大包小包带了不少好东西,知青点的知青跟着沾了光,对她和宋听澜也天天奉承。
一时间,孟欣在知青点风光无二,给她压下去的温悦心气不顺,听说脑子不知道抽什么风,跑回老温家跟娘家二嫂干架,给温二嫂压在地上打,给村里人看笑话。
大队长婆娘抓住机会把温二嫂打了顿,温二嫂索性称病赖炕上躺着,死活就是不肯下地干活,婆媳俩隔天就大打出手,闹得家里每天不得安生。
本以为自己能笑到最后,谁知平地起波澜,孟欣大手大脚把从首都带来的钱票花了大半,手里的钱票剩不多,她跟宋听澜一样少爷小姐出身,但凡有里有余钱,便去县上挥金如土,不是下馆子打牙祭,就是去供销社买稀罕的时兴点心,吃好喝好还要穿好,小荷包自然就空了。
再说这年头讲究艰苦朴素,前头公社还专门了大会,重点强调某些知青铺张浪费的问题,大会过后,各大队的知青人人自危,夹着尾巴做人,吃的也是最差的黑面窝窝头,五分钱一斤的农家大酱,连盘小青菜都没有,就这么干巴巴就着白开水吃。
其他知青还好,人手里多少有些钱,去镇上县上的时候买包鸡蛋糕、桃酥、饼干什么的,藏在枕头下,晚上偷偷开小灶,或者跟村里的大爷大妈定一篮子鸡蛋,早上在锅里煮上个也算是开荤了。
唯独宋听澜是没钱也没票,他干活又犯懒,村里年轻男知青勤快的,一天能拿最高八个工分,少的也是七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