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把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煞气’引走?”陈伯钧看着那简单的设计,有些难以置信。
\n
“原理在于模拟和强化。”杨睿解释道,“铜棒和磁铁矿粉构成一个强化的‘局部场源’,其产生的特定磁场模式,会对地下紊乱的能量核心,也就是原来阵眼的位置,形成一种‘吸引’或‘共振’效应,如同给混乱的磁力线提供了一个新的、低阻力的‘泄放通道’。铜本身是优良导体,对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流,电流在流动中会耗散能量。而湿润的土壤和下方的旧水脉,则能吸收和传导次声波能量。这口井,就是一个微型的、定向的‘能量转换与泄放终端’。”
\n
苏瑾对此嗤之以鼻。她调动了更多更精密的仪器:在“三角铜流井”的井口、井壁不同深度、以及连接井与原能量核心的直线上,布设了高灵敏度磁力计和次声波传感器阵列。在陈启明房间、陈老夫人房间、西厢房异常点以及宅院其他几个关键位置,也增设了实时监测点。所有数据都汇聚到她带来的高性能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实时频谱分析和记录。
\n
“我会记录下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每一个时间点的精确数据。”苏瑾语气冰冷,带着一种审判者的姿态,“杨睿,希望你的‘铜流井’不要成为一场昂贵的无用功,甚至引发新的能量扰动。”
\n
施工开始了。园丁在杨睿的指挥下,小心地挖掘竖井。当挖到约一米深时,土壤果然变得更加潮湿泥泞,隐隐能感到一丝凉意,印证了地下旧水脉的存在。苏瑾紧盯着屏幕,仪器显示,随着挖掘的深入,竖井位置的磁场和次声波背景值并无显著变化。她嘴角微不可察地撇了撇。\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