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的“应用生态工程学”噎了一下,但依旧坚持,“你如何量化?如何建模?如何保证效果?你的‘导引路径’埋下去,万一没效果,或者引发其他问题怎么办?我的方案至少是可测量、可验证的!”
\n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博士。”杨睿目光炯炯,“我们可以做一个试点。既然您坚持您的屏蔽方案,陈老板也急于保障家人安全,我提议:双管齐下!”
\n
“哦?怎么个双管齐下法?”陈伯钧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n
“第一,”杨睿看向苏瑾,“在老夫人和二少爷的房间,以及宅内磁场、次声波残留较高的关键点,按照苏博士的方案,立刻安装最高标准的磁屏蔽和次声波吸收装置。这是权宜之计,能最大限度保护人,赢得时间。”
\n
“第二,”他转向陈伯钧,语气坚定,“由我来设计新的导引化泄布局方案。我需要您提供老宅最详细的建筑结构图,包括地下部分、周边地形水系图。同时,我需要对这个铁盒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了解其内部结构和成分,作为设计新‘阵眼’或导引材料的参考。方案设计好后,我会先选择一个风险最小、最容易验证效果的小型导引节点进行试点施工。比如,在后园远离主宅的地方,挖一个小型渗水坑,埋入特定的导引材料,将其与旧能量源方向连接。施工前后,请苏博士用她最精密的仪器,全程监测该节点附近以及整个宅院的磁场、次声波变化!”
\n
他最后看向苏瑾,带着一丝挑战:“苏博士,敢不敢用您最信任的科学仪器,来验证我这‘天方夜谭’的方案是否有效?如果试点节点的导引效果能被您的数据证实,那么我们就按此方案扩大施工,彻底解决隐患。如果无效,我认输,后续全按您的屏蔽方案来,费用我承担一半!”\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