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即逝。监测员突然喊道:"左舷3号缆绳张力超标!"声音因为紧张而变调。陈樾转头看去,那根碗口粗的缆绳已经绷得像琴弦,表面纤维开始断裂,发出细微的"啪啪"声,像爆米花炸开的声响。
\n
"立即释放张力!"陈樾的命令刚出口,缆绳就"砰"地断成两截,断裂处像炸开的麻花般飞舞着纤维。断开的缆绳抽在海面上,激起一道白色的水墙,足有三米高。渔船上的老船长却哈哈大笑,用浓重的舟山口音喊道:"够劲!这大家伙比想象的还结实!"他的笑声通过无线电传来,驱散了指挥室内的紧张气氛,几个年轻参谋忍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
\n
下午的舰载机降落测试更令人捏把汗。原轰炸机驾驶员王铁柱坐在歼击机座舱里,额头上的汗珠顺着太阳穴滑下,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反复摸着胸前口袋里的照片——那是他刚满月的儿子,相片边缘已经被摸得起了毛边,塑料膜都磨花了。耳机里传来塔台指令:"风速15节,注意尾流。"声音冷静而专业,却让王铁柱的手心渗出更多汗水。他深吸一口气,闻到座舱里特有的机油和皮革混合的气味,还有自己身上的汗酸味。
\n
飞机接触甲板的瞬间,尾钩在钢板上擦出一串火星,像节日里燃放的烟花。没钩住!王铁柱感觉心脏都要跳出喉咙,血液冲击鼓膜的声音在耳中轰鸣。本能地推满油门,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战机在甲板尽头堪堪拉起,机腹几乎擦到护栏,掀起的狂风吹翻了几顶安全帽。甲板上的地勤人员全都趴下了,有个年轻水兵的帽子被气流掀飞,像片树叶般飘向大海,转眼就被浪花吞没。
\n
第二次尝试时,王铁柱想起了在井冈山模拟甲板上的特训。那条用白灰画出的跑道,两侧摆满废旧轮胎当护栏,战友们在旁边模仿航母摇晃的幅度大声报数。当时觉得滑稽,现在却成了救命稻草。他调整呼吸,让战机以完美的3度下滑角接近,操纵杆上的防滑纹路深深印在掌心。这次尾钩稳稳抓住了第二道阻拦索,飞机在甲板上剧烈减速,安全带深深勒进肩膀,几乎要切断锁骨。当战机终于停住时,王铁柱才发现自己的飞行服已经湿透,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