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蓝色的泪滴形状。窗外,联合国旗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一架新闻直升机呼啸而过,旋翼的轰鸣声盖过了全场的哗然。
\n
1972年4月18日清晨六点三十分,孟买郊外的特朗贝实验室里,毛熊专家伊万诺夫正在拆卸高速离心机。镀铬扳手与特种钢碰撞的"当当"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像送葬的钟声。他的工作服口袋里插着半瓶莫斯科牌伏特加,液体晃动的"咕咚"声伴随着拆卸作业,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寂寥。
\n
"至少让我们保留基础研究设备..."印度助手拉吉夫哀求道,手指紧紧攥住伊万的牛皮工具箱带子,皮革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吱"声。他的白大褂袖口已经磨得起毛,第三颗扣子用红线草草缝着,随时可能脱落。
\n
伊万摇摇头,胡子上的冰碴随着动作簌簌落下,在水泥地面上化成一滴滴水渍:"莫斯科的命令。"他拧下最后一个钛合金螺栓,沉重的离心机转子"轰"地砸在松木箱里,震得地板微微颤动,灰尘从天花板上簌簌落下。突然,整个厂房的电源被切断,应急灯亮起的"嗡嗡"声像垂死的蜂群,在走廊里回荡。拉吉夫的眼镜片上反射着诡异的红光,泪水在镜片后打转,最终落在手中的工作手册上,晕开了墨迹。
\n
1972年4月20日正午十二点整,四九城国防部新闻厅里,发言人背后的巨幅地图上,两个醒目的红色箭头分别指向葱岭和哲孟雄方向。钢笔在公告上签字的"沙沙"声通过高保真扩音器传遍全场,墨水在特制宣纸上洇出细微的毛边,像国画中的枯笔效果。
\n
"夏国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地区和平。"发言人的声音像淬火的钢铁般冷硬,震得电容话筒微微颤动。他军装上的铜纽扣在聚光灯下闪闪发亮,肩章的金线反射出威严的光芒。军靴踏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咔咔"声随着他离场渐渐远去,留下满屋记者钢笔疾书的沙沙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
\n
在伊斯兰堡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