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疯了吧!""拆了炼钢炉咱们拿什么造枪管?""到底是洋学生,不晓得轻重!"
\n
铸造车间主任老李直接拍桌子站起来:"陈总工,我敬你是专家,可这话太不靠谱!那炉子再破也是咱的命根子!"
\n
陈樾不慌不忙,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我要建的是这个——氧气顶吹转炉。日产量300吨,是现在产量的180倍。"
\n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气声。
\n
"多、多少?"赵厂长结巴了,"三百吨?一天?"
\n
"理论上最高能达到400吨。"陈樾敲了敲黑板,"而且钢水质量更好,硫磷含量更低,特别适合做枪管和炮管。"
\n
技术科长老刘推了推眼镜:"陈总工,我在倭国留学时见过平炉、电炉,可从没听说过什么氧气顶吹...这技术靠谱吗?"
\n
"奥地利人已经在试验了。"陈樾撒了个善意的谎言,"我在麻省理工的导师参与了设计。"实际上,此刻奥地利的实验炉恐怕还没完成图纸呢。
\n
争论持续了整整一上午。支持陈樾的只有赵厂长等少数几人,大部分干部都强烈反对。最后,赵厂长一锤定音:"这样,陈总工把详细方案拿出来,咱们请军区工业部的专家来评估。行就干,不行就当没这回事!"
\n
散会后,陈樾拉住赵厂长:"老赵,我需要你的支持。"
\n
赵厂长掏出一包"大生产"香烟,递给陈樾一支:"陈总工,我不是不信你。可万一失败了,全厂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