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械所,"赵厂长介绍道,"接收的时候设备毁了大半,工人们硬是靠着一股子拼劲,把能修的修,能改的改,总算没让生产线停下来。"
\n
陈樾点点头,一下车就闻到了熟悉的机油和金属味。这让他想起了麻省理工的实验室,只不过这里的一切都更加粗犷、更加原始。
\n
厂部会议室里,二十多位车间主任和技术骨干已经等候多时。陈樾一进门,就感受到数十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来——有好奇的,有怀疑的,还有几道明显带着敌意的。
\n
"同志们,这位就是上级派来的陈樾同志,新任总工程师。"赵厂长的介绍简短有力,"陈总工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在鹰酱国学习过先进技术。大家欢迎!"
\n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一个满脸油污的老工人直接发问:"陈总工,您会修德国造的铣床吗?咱厂那台老家伙又趴窝了。"
\n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个"洋学生"出丑。陈樾不慌不忙地放下茶杯:"得看具体情况。如果是主轴齿轮磨损导致的精度下降,我们可以先调整进给量临时应对;要是导轨变形,那就得大修了。"
\n
老工人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书生真懂行。陈樾趁机站起身:"不如我们现在就去车间看看?我正好熟悉一下设备。"
\n
赵厂长有些犹豫:"陈总工刚到,要不要先休息..."
\n
"不用,工作要紧。"陈樾已经朝门外走去。他等不及要扫描全厂的设备了。
\n
接下来的八个小时,陈樾走遍了全厂十二个车间。他看似随意地摸摸这台机器,敲敲那台设备,实际上系统正在疯狂地扫描记录。车床、铣床、钻床、冲压机...每台设备的型号、结构、工作原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