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这不是资本主义分红,更非中饱私囊。
\n
这是在打造一个“技术反哺技术、创新激励创新”的良性循环!
\n
所有的成果,都紧扣着“为国家增产节约”这个宏大目标。
\n
这构想完美契合了那个年代“讲贡献,搞革新”的时代号召!
\n
高副县长和钱东海副部长激动地站起身,注视着眼前这个在技术和思想上双双领先的青年,眼中是难掩的欣赏与赞叹。
\n
“好!”
\n
“好一个‘技术革新与资源再生实验室’!”高副县长满脸通红,当场拍板。
\n
“王铁山同志!你这个提议太好了,太及时了!”
\n
“我代表县委全力支持!”
\n
钱东海副部长重重点头。
\n
“我代表军区也完全同意!”
\n
“这个实验室不仅要建,还要高标准建!”
\n
“需要什么设备、人才,我们军分区开绿灯!”
\n
就这样,在两位领导全力支持下,“技术革新与资源再生实验室”正式成立。
\n
王铁山众望所归,成为首任主任。
\n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课余实习生”的身份,将妹妹王银贵正式列入实验室名单。
\n
她负责实验室最基础也是核心的工作:物料消耗与再生效益统计。
\n
王铁山要用最正规的方式,亲手培养她那份与生俱来的管理天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