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对她?有了防备之心,自她?决定?在婚事上忤逆父皇开始,她?已经预料到了今天。
翰林院今日很热闹。国史已经修撰了整整三年半的时间,记录了自前朝末期至今,大梁国中的明臣良将?,以及历代君王的言行语录。总共百余万字,条目纷繁,总共九十七卷。
孟宴礼正在组织翰林们将?书籍封装,楸木书盒六十余个,有翰林正在往里面?摆放书册。听到天子驾临时,众人忙收起?东西?,叩拜迎接。
“都平身吧。”明帝扶着大伴郑兼的手,踏上了翰林院的台阶。
素白平整的熟宣上,几个翰林正用明黄色云纹的封面?进行封装,明帝拿起?一本翻阅起?来,面?露满意?神色:“宜阳,你也来瞧瞧。”
扉页上写着修撰国史的臣子名册,除了孟宴礼之外,还有七位编修,抄写者三十位。温昭明却没有从中看到宋也川的名字。她?知道,宋也川曾在这?暗无天日的左顺门?庑房中宵衣旰食三年,呕心沥血与众人笔耕不辍,这?份书籍之中藏着他?无数的心血与智慧,竟如此轻易被埋没于历史的尘沙之中。
她?知道他?是罪臣,大梁国史这?样重要的典籍确实不能?冠上他?的姓名。她?只是有些许不平,也是替宋也川感到惋惜。
“这?部书编得很好,主持修纂得七位编修,如今在何处?”
孟宴礼作揖道:“正是这?七人。”
有七位穿着官服的青年站起?身,对着明帝一揖及地。
“赏。”明帝言简意?赅,“文笔精妙,字字珠玑。此七人赏白金四十两?,授正六品翰林院修撰。”
七人都面?露喜色,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