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昭明其实对于佛法所知不多,但只因授课那人的声音动听宛若石上寒泉,不由凝神细听起来。
昔日朝中供皇子公主们开蒙的大多是翰林院五经博士或内阁辅臣,都是些年逾半百的学究们,温昭明还从未听过这样年轻的人教读文章。
绕过一个参天古槐,便见清幽竹林间立着两间草庐,在草庐外的空地上坐着一群七八岁的孩子,一清癯的少年正背对她而立。
他着素白湖绸直裰,上以浅色丝线绣竹纹。因未到冠龄,乌发用月白发带束起。竹林旁三株西府海棠灿若云霞,他立于其下,落花沾衣,风盈于袖,衣袂翩然。纵然只看到背影,便觉得焕然若仙人一般。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他声音平静温和,尚带少年人特有的喑哑,他手中并未握卷,这些文章都是自他心中的默诵出的。不过是世家子弟开蒙用的千字文,他平声诵出,宛若寒泉溅落,流畅而安宁。
在竹林外扫地的小僧见温昭明驻足,也与她赞叹道:“这是藏山精舍家的小公子,姓宋名也川,今年也不过十五岁,每隔五日便会来寺中为这群孩子讲学。也会有人专程赶来听他授课。”
他恰巧转身,温昭明看到了他的眼睛。瞳仁漆黑如墨,沉静又带着万川归海般的寂然。羽睫随他眼睛的眨动,宛如蝶翅轻展。他下颌微抬,身姿如竹,树影摇动之间,他少年风骨,眉目清朗,宛若一只振翅欲飞的鹤。周围听课的游人中亦有人发出赞叹声。
宋也川并不曾理会周围人的赞美之词,山林之间,只有他宛如秦筝般的嗓音淡淡响起。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