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邻里需求”,字是用铅笔写的,有点歪,某页用铅笔标着“刘爷爷:周三收纸壳(三楼,帮拿垃圾);张姐:婴儿车纸箱留泡沫(四楼,娃一岁);5栋李叔:月底收啤酒瓶(一楼,爱喝青岛啤酒)”,空白处记着“孙子生活费:15号打(建行卡,别忘);老伴药费:10号买(降压药,红色盒)”,字迹被反复描过,有点模糊,是她怕自己忘了,每天都描一遍。
\n
包里还有包薄荷糖,是最便宜的水果味,装在个旧糖盒里——是小宇小时候吃饼干剩下的,现在用来装薄荷糖。夏天收废品出汗多,她就含一颗,说“甜的能解乏,也能让脑子清醒点”;偶尔社区的小孩围过来看她收废品,她会掏出一颗,分给小孩,说“慢点吃,别噎着”,小孩们都喜欢她,总喊她“阿婆阿婆”,跟着她的三轮车跑。
\n
最底下是包消毒湿巾,是社区医院发的,她每次收完废品,都会抽出一张擦手,擦得很仔细,从指尖到手腕,连指甲缝都擦到,再到小卖部买东西。有次她擦完手,我看见她的手背上有很多细纹,还有几道浅浅的伤口,是收废品时被纸壳划破的,她却笑着说“小伤,不碍事,洗干净就好了”。
\n
傍晚她收摊时,总会在小卖部买个馒头,有时加袋五毛钱的咸菜。我多给她个茶叶蛋,她却摆手,手指捏着馒头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一个馒头够了,省点钱给老伴买药,他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有次她孙子小宇打电话来,她蹲在小卖部门口的台阶上,声音放得很轻,像怕吵到别人:“娃,学费阿婆凑够了,你在学校好好读书,别担心家里,阿婆身体好着呢,能照顾你爷爷”。挂了电话,她摸了摸车把上的照片,手指在照片上小宇的脸上轻轻蹭了蹭,蹲了好久,才慢慢站起来,推着三轮车回家,背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像根瘦瘦的竹竿。
\n
二、分类筐旁的小忙碌与掌心的温度
\n
再次醒来时,指尖传来一阵粗糙的触感——是铁钩柄上胶布的毛边!我猛地睁开眼,槐树叶的影子落在脸上,碎碎的。低头一看,自己蹲在2栋楼下的台阶上,手里攥着那根缠了胶布的铁钩,钩头还挂着片纸壳屑;左手的灰线手套磨破了洞,露出里面的蓝布补丁,掌心能感觉到手套的粗糙纹理;身上穿着件洗得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