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老巷的相机与带灰屑的指尖
\n
某二线城市老街区的清晨总飘着油条香与青砖灰的味道,我守在杂货店柜台后,看老陈背着相机包从巷口走来。他的卡其色工装夹克袖口沾着浅白色镜头清洁剂痕迹,是昨天擦镜头时蹭的;胸前别着枚旧相机造型徽章,边缘磨得发亮,他说“这是女儿送的退休礼物,戴着就像她陪着我拍”;左手托着二手佳能6d,镜头盖没盖,显示屏上是刚拍的“修鞋匠补鞋”特写,参数停在“iso400,光圈f/5.6”;右手攥着块镜头布,指尖因长期握相机、调拨盘泛着厚茧,指缝里藏着点老巷青砖的灰屑,是今早蹲在墙根拍晨露时蹭的,连指甲盖缝里都嵌着淡灰色,洗了好几次都没洗干净。
\n
他的相机包永远摆着三样被精心呵护的东西:泛黄的“取景笔记本”,封面用透明胶带粘了三层,某页用铅笔写着“周一:早市拍‘油条摊蒸汽’(6:00-7:00,逆光最佳);周三:老巷拍‘雨后水洼倒影’(遇雨必去);周末:拆迁区拍‘最后一家杂货店’(月底前赶完)”“提醒自己:今晚陪儿子复习数学(上周答应的,别忘);给相机买新存储卡(旧的满了,300元)”;用旧布包着的50mm定焦镜头,是他攒3个月工资买的,布上绣着个小太阳,是妻子偷偷绣的;还有张儿子画的“爸爸举相机”简笔画,用透明塑封包着夹在笔记本最后一页,画里的他举着相机,儿子举着数学试卷站旁边,背面用蓝笔写着“爸爸,拍完照陪我做题”。蹲守间隙,他会靠在我家杂货店墙根揉肩颈,左手攥着没调好参数的相机,右手轻轻按揉颈侧,眉头微蹙却没停下看巷口——怕错过晨练老人拎着鸟笼走过的瞬间,也怕阳光变烈影响逆光效果。我递过去一瓶凉白开时,发现他的相机包侧袋里放着护肩与眼药水,护肩上印着儿子画的小相机,他笑着说“天天扛相机,肩颈早落下毛病了,这护肩是儿子帮我选的”,指尖碰到水瓶时,我才注意到他的指腹比常人更粗糙,是常年蹲守拍照、摆弄镜头磨出来的。
\n
上周暴雨夜,我关杂货店门时,撞见他在巷口对着相机红着眼。卡其色工装肩头被雨水打湿,紧紧贴在身上;手里攥着刚拍的“老巷杂货店招牌”照片,镜头被雨水淋得有点模糊,他正用镜头布反复擦,擦得指尖发红;手机屏幕亮着妻子发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