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猛地一跳,想起储藏室暗格里的戏服领口,也绣着朵三瓣兰。她突然明白,陆明远和沈曼青留下的所有线索,都藏在这些细微的符号里——槐叶藏字、铜镜映影、兰草标记,像一串散落的珍珠,终于在今夜被月光串了起来。
\n
拍摄间隙,秦老把夏听听拉到一边,从竹篓里掏出个布包:“这是明远托我保管的东西,说等拍到谢安‘归乡’的戏,就交给懂他的人。”布包里是本泛黄的日记,封面画着青峰山的轮廓,第一页写着:“曼青说,谢安的‘归乡’不是回东山,是回到没被史书修饰过的自己。”
\n
日记里夹着张照片:陆明远和沈曼青站在青峰山的兰草坡上,两人手里都捧着陶瓷罐,背景里的石壁上隐约能看到刻字。沈曼青的笔记本上也有张相同的照片,只是在石壁位置画了个箭头,旁边写着“泪痕在此”。
\n
“谢安的眼泪,其实是石壁上的水痕。”秦老指着照片,“青峰山的谢安洞,每到七月初七寅时,月光会刚好照在石壁的‘归’字上,水顺着笔画流下来,像极了眼泪。曼青说,那是谢安在哭那些没回家的兵。”
\n
夏听听突然想起原世界的历史记载——淝水之战后,谢安因功高震主被皇帝猜忌,晚年郁郁而终,死前一直望着东山的方向。那些史书里没写的委屈与遗憾,或许真的被陆明远和沈曼青读懂了。
\n
凌晨三点,老槐树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个弯腰的人。夏听听正在监视器前回看白天的素材,突然发现秦老饰演的谢安,在转身时袖口下的手指,和沈砚练剑时一样,轻轻点了三下——正是沈家“记心”的动作。
\n
“秦老,您认识沈曼青?”她忍不住问。
\n
秦老沉默了很久,从怀里掏出半块玉佩,和沈砚的书签拼在一起,正好是朵完整的兰花。“我是曼青的父亲。”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当年她非要跟着明远去拍什么历史剧,我骂她不务正业,把她赶出家门。直到五年前收到这个玉佩,才知道她是在找谢安的‘真’。”
\n
沈砚站在不远处,听到这话突然僵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