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抓起背包就往外冲,晨光刚好爬上街角的梧桐,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
\n
市立影视资料馆的老陈看到她第二次来,眼睛瞪得像铜铃:“小林导演,您这是把家搬来了?”夏听听没工夫寒暄,直接翻起了近十年的低成本历史片记录。当看到一部叫《孤城》的影片时,她突然停住了——这部讲述守城士兵的电影,全程只用了一个城楼布景,却靠人物对话和光影变化营造出千军万马的压迫感,最终还拿了最佳创意奖。
\n
“老陈,这部《孤城》的导演是谁?”她指着屏幕问。老陈眯着眼睛看了半天,才慢悠悠地说:“好像叫陆明远?听说后来去山里拍纪录片了,圈内人都叫他‘疯子’,放着大制作不接,非要跟野花野草较劲。”
\n
夏听听把这个名字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低成本≠粗制滥造,用细节堆出真实感。”她突然有了主意——与其纠结战车方阵的还原度,不如聚焦谢安在书房下棋时的微表情,用棋盘落子声对应战场厮杀,靠留白让观众自己想象战争的惨烈。
\n
回到工作室时,小周正抱着笔记本电脑转圈,见她回来立刻扑上来:“娜姐!我把您的大纲改成剧本片段了!您看这段——谢安侄子谢玄在前线写信问计策,谢安只回了句‘朝廷自有安排’,其实是怕自己的紧张影响军心,偷偷让信使带了锦囊!”男孩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我加了个细节,谢安写回信时把砚台打翻了,墨水晕染了信纸,您觉得怎么样?”
\n
夏听听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突然想起原世界历史课本里那句“谢安石有庙堂之量”。原来史书上冷冰冰的评价,在剧本里可以变成打翻的砚台、颤抖的指尖,变成一个普通人在巨大压力下的真实挣扎。
\n
“改得好。”她拍了拍小周的肩膀,“但得再删二十个字,对话要像冰块,越冷越有力量。”
\n
这时阿ken扛着摄像机冲进来,脸上沾着灰:“娜姐!那明代片场我去看过了!虽然破,但那棵老槐树还活着,枝桠歪歪扭扭的,拍谢安下棋的书房戏绝了!就是……”他压低声音,“看守大叔说,之前有剧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